科举大佬_第18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87节 (第3/3页)

在地上,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哑巴。
  半晌,皇帝有摇头说道:“可现在却不成了,没有云家,谁来帮朕看顾小九呢,玉妃不过是个弱女子,方家也早就不在了。”
  蓦然,他想到一人,皱眉问道:“你说说看,朕急召方之问进京,他为何不来,反倒是屡次辞官,朕不信他真的无心。”
  李公公苦着脸回答:“陛下,奴才不过是个太监,才疏学浅哪里能知道大人们的心思。”
  皇帝似乎也不指望他的回答,喃喃自语道:“也许他是怕,怕落到跟方明思一般的下场。”
  李公公身体都颤抖了一下,这些年来,皇帝从未提起过这个名字,这个名字对于陛下,对于荣亲王,对于云骞大人而言都是一个禁忌。
  即使陛下对玉妃宠爱有加,但李公公心底却是知道,方明思那件事是不能碰的。
  冰冷在宫殿之中蔓延,不知道过了多久,外头都有些蒙蒙发亮了,皇帝才催促道:“扶朕起来参加登基大典。”
  李公公不敢再劝,只得扶着皇帝起来收拾打扮。
  十斤多重的皇冠带在头上,似乎要把皇帝的脖子都压断了,李公公一个人都搀扶不住,最后只得喊了一个身强体壮的太监进来帮忙。
  在皇帝坐着轿子赶到大殿的时候,登基仪式还未开始,诚亲王脸上却并无意外,显然早就知道皇帝会亲自过来这事儿。
  皇帝被扶着走出来,扫了一眼在场的人,脸色又是一沉。
  站在诚亲王身后的便是熙郡王何隽,而再往后便能看到苏凤章,够资格来参加这新帝登基大典的文武百官,这三人便是最年轻的。
  诚亲王长身玉立,熙郡王文武双全,而苏凤章更是才貌兼备,在宫变之后,皇帝耳边便隐隐约约只听到传颂的声音。
  但正因为他们的出色,才让皇帝一次次的认识到,朝廷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。
  他的目光落到了苏凤章身上,心中冷笑不已,怪不得苏凤章形容出色,他却总是不大喜欢,此人心机深沉心思狡诈,怕是早就投靠了老五。
  皇帝找了找去,也没瞧见荣亲王的身影,六部之人更是多有生面孔。
  即使皇帝来得突然,这一场登基大典也顺利得很,除了小皇帝还不到三岁,带着皇冠摇摇晃晃让人心惊肉跳生怕他摔着之外,并未发生其他意外之事。
  宫变之前,当时的九皇子总是三天一小病,五天一大病,太医院的人整日的往皇后宫中跑,药味都没有断过。
  等他成了太子之后,身体却眼看着康健起来,这登基大典折腾了几乎一日一夜,小皇帝也不过是困倦了一些,并无大碍。
  与他恰恰相反的是,当初龙马精神的老皇帝却不成了,他强撑着参加完登基大典,亲自将皇冠戴在了秦姓子嗣的头顶,回去便有些支撑不住。
  太上皇再一次重病,以至于两位太后的册封典礼都不得不推迟了一些。
  整个太医院都被搬到了老皇帝的寝宫之中,但太医们一个个愁眉不展,对此毫无办法。
  王太医大着胆子说道:“陛下原本就中风过,好不容易养好了一些,登基大典的时候又过于操劳了一些,如今这中风有复发的迹象。”
  皇后只是淡淡问道:“王太医,你就直说吧,太上皇这病还能不能好?”
  王太医瞧了一眼皇后,如今太后的脸色,心底反倒是松了口气:“微臣无能,怕是无法回天了。”
  云太后眉头都没动一下,只问道:“那太上皇还有多少日子?”
  王太医掐着回答:“若是平心静气养得好,说不定能有三五月,若是再动气,只怕……”
  云太后微微叹了口气,擦了擦并没有眼泪的眼角:“陛下为国操劳了一辈子,临了身体却坏在了那逆子手中,哀家心中也是悲痛不已。”
  “只盼着陛下能够宽宽心,多留一些时日,也多教导教导九儿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