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大明·徐后传_199 (第2/2页)
渐渐失去了天意的眷顾,当年逃亡的七岁小女孩,或许是他命中的克星。 黄俨最终钻进了徐妙仪和锦衣卫联手设的圈套,李善长最厉害的鹰犬被抓,黄俨在比地狱更煎熬的诏狱里即将油枯灯灭,线索即将再次中断、命运似乎再次眷顾李善长时,徐妙仪发现了碑林石刻诗歌的涵义,再次掘开了鸾凤夫妻的坟墓,同时也铲下了李善长墓穴的第一锹墓土。 京城,韩国公府。 北风肃杀,李善长行走在无边无边的风雪路上,有一个中年男子浑厚的声音在唱:“投至狐踪兴兔穴,多少豪杰。鼎足三分半腰折,知他是魏耶?知他是晋耶?” 李善长循声而去,突见前方一个灯火通明的祠堂,祠堂门口,一个穿着银白色鱼鳞盔甲的大将一边磨剑,一边歌唱,抬头笑道:“你来了。” “谢再兴?”李善长冷冷道:“你已经死了很久了。” 谢再兴抚着光亮的剑刃大笑,“好久不见,老朋友,你已经老啦!” 李善长打量着谢再兴,他永远停留在壮年时的模样,相貌英俊,意气风发,李善长即使在梦中也淡定自若,“活人当然会变老,死人就不用了。” 谢再兴持剑而立,欣慰的看着手中如秋水般的长剑,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识。我外孙女在外磨砺十年,你我恩怨将要有个结果了,这柄剑厉害着呢,不愧为是我谢家的血脉。” 李善长冷笑道:“你想要什么结果?我当年怎么毁了你,就会怎么毁了她。” 谢再兴说道,“其实是什么结果,你心里很清楚,自己进来看看吧。” 言罢,谢再兴推开了祠堂大门。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人形悬挂在房梁上,这一幕李善长曾经在谢家祠堂里亲眼见过。 李善长说道:“是你无能,祸及全家。” 谢再兴说道:“你仔细看。” 李善长走近祠堂,抬头看去,猛然发现面前悬梁自尽之人的面容十分熟悉,“夫人!” 居然是他相濡以沫的老妻! 谢再兴笑道:“多少豪杰,鼎足三分半腰折。还远远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,到那时我们这些人还能活几个呢?一报还一报,我们谢家承受的痛苦,你们李家同样同样要尝一遍。” 大明宰相李善长猛地从梦中惊醒,再也难以入眠,悄悄披衣起床,身边的老妻打着呵欠说道:“国公爷,天还早,再睡会吧。” 李善长说道:“你继续睡,我要准备今天的早朝了。” 老妻跟着起来,说道:“算啦,人老了,觉也少,醒了就睡不着了。” 李善长看着老妻花白的头发,想起方才的噩梦,不禁有些怅然,“你说老天爷是不是只喜欢年轻人,我们这些老家伙不再受眷顾了?最近诸事不顺,真令人烦心。” 老妻笑道:“谁说的?人家都说姜是老的辣呢,朝中老臣多还是年轻的臣子多?皇上重用老臣还是把重任交给那些胡子都没张全的新进士?你一直教训孩子们人定胜天,别信什么鬼神运道,今日是怎么了?伤春悲秋似的自怨自艾起来。” 提到孩子们,李善长尽量不去回想噩梦中的情形,问道:“公主那边……还没动静?” “什么动静?”老妻想了想,“唉,你是说抱孙子的事情吧,这事急不得,没事多在送子观音前多烧几炷香吧。咱们的大儿媳妇是公主呢,纵使我们老夫老妻愁白了头发,也不敢催促的。” 临安公主作为洪武帝的长女,下嫁给李善长的长子李琪有几个年头了,公主温和贤惠,驸马也深受朱元璋的重用,夫妻感情甚笃,一切都很完美,唯一的遗憾就是公主未有孕。 李善长点头说道:“我当然知道,终究是君臣之别,我们李家岂敢造次,可是……公主下嫁琪儿好几年了,一直未能生育,不管怎么样,你偷偷找个大夫先给琪儿瞧瞧。” 多年夫妻,老妻觉得不对头,“出了什么事?令你如此不安?” 李善长说道:“哦,也没什么,就是想着即将告老辞官,心里不踏实,咱们李家要是有个皇族血脉的孙子,以后就什么都不用愁了。” 老妻笑道:“辞官怕什么,刘基已经被你挤走,胡惟庸继任丞相之位是板上钉钉的事,他是你的人,你虽告老,这朝野上下谁敢来咱们李家撒野不成?” 李善长一叹,说道:“君心难测啊……” 作者有话要说: 本文大反派李善长首次露出正脸,一直以来都像个幽灵似的给喵喵使绊子,下黑手,如今盛极而衰,准备迎接我家喵喵的复仇吧。 另外,历史上的临安公主是在洪武九年下嫁李琪的,本文提前了约十来年哈 。临安公主和李琪应该是没有子女,因为舟没有查到她所生子女的爵位和赏赐什么的。朱元璋虽然晚年时将一大半亲家灭族,公主们好多成了寡妇,但是对于外孙们还是不错的,该封封,该赏赏。如果没有记录,应该是绝嗣了。 ☆、第206章 如芒在背 老妻不解其意,说道:“君心再难测,皇上厚待老臣不会错的。自古明君皆有相公这样的能臣辅佐,方成千古佳话。这京城里除了开平王府常家,就是咱们韩国公府李家了。咱们李家虽没出个王妃太子妃,但有幸得临安公主下嫁,这才是真实惠呢。” 李善长蹙眉说道:“有了临安公主做靠山,咱们李家经得起大风大浪,我就怕旁人横生枝节,引火烧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