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·徐后传_大明·徐后传_215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大明·徐后传_215 (第1/3页)

怀庆公主说道:“我当然有私心,但我喜欢徐妙仪,只是私人之交,觉得她的为人很对我的脾气,如果她是那种矫揉造作之辈,哪怕是王宁的亲妹子呢,你看我理她不理?而且我从未为了一个徐妙仪而刻意捧着徐家,或者为了徐家而故意踩别的名门世家啊。”
  临安公主气笑了,“按照你的说法,李家被魏国公欺负了,我也只能袖手旁观?”
  “姐姐慎言!”怀庆公主正色道:“你公公李善长是刚刚告老归乡的大明丞相,魏国公是大明地位最高的武将,文臣武将不合,是天下大乱之兆,姐姐的话岂不是妖言惑众?何况边关危机,匹夫有责,我若是个男儿身,也会扛枪冲锋陷阵的。李家人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,征兵沙场有何不妥?连父皇都无异议,咱们当公主反过来责怪魏国公?”
  临安公主不服气,“可是李祺是我夫婿啊。”
  怀庆公主冷冷道:“姐姐,咱们公主和其他女人不同,其他女人未嫁从父,出嫁从夫。而公主一生的尊荣,甚至孩子们的荣华富贵都来自于父皇,而非驸马的家族,姐姐莫要本末倒置,你十月怀胎生的孩子姓李,但将来孩子们的前途,是因他们姓李,还是因他们是父皇的外孙?姐姐要考虑清楚。”
  临安公主被亲妹妹说的哑口无言,妹妹说的好像都对,她无从辩驳,可是心中对徐妙仪的耿介却很难化解,可这样棘手的女人即将成为燕王妃,将来李家的日子必定不好过了。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感谢大家昨天的生日祝福,我会继续好好写文的,争取每一个文都有所突破。
  临安和怀庆都是孙氏生的,不过真实历史上她们两人的选择也截然不同。临安贤惠的简直不像公主,更像李家儿媳。而怀庆比较叛逆,毅然站在朱棣这边,公然和侄儿朱允炆作对。
  ☆、第221章 行亲迎礼
  且说李善长派刺客斩草除根的计划破灭,还引起了徐达和洪武帝的防备之心,李家三兄弟被紧急编入军队参加兰州保卫战。李善长由此彻底收手,不敢再轻举妄动了。
  徐达凯旋后,李家三兄弟也得到了洪武帝的封赏,已经回老家凤阳的李善长看到儿子侄儿写来的家书,心中稍定,回信叮嘱家里晚辈安分守己,不要惹是生非。魏国公或许对咱们李家有些误会,你们莫要和他顶撞,以后见面还是恭恭敬敬叫一声“世伯”,不得无礼云云。
  回信送走,李善长尤不放心,又提笔给独生子李祺写信,皇上若有吩咐,不问原因,照做便是;皇上若无吩咐,在家好好守着公主过日子……
  一旁铺纸磨墨的老妻见了,不禁叹道:“咱们一生只有一个儿子,好容易养他成人,娶了媳妇,现在咱们回老家了,儿子媳妇却留在京城,一年到头见不得面。咱们不是养了儿子,倒像是生了个闺女,长大了就成为别人家的人。”
  李善长继续写着家书,头也不抬的说道:“公主之尊,当然要住京城,怎么可能和驸马跟着咱们来凤阳这种小地方过呢。你想儿子了,就回一趟京城看看他们,小住几月。我刚刚告老还乡,至少要在凤阳住三年五载,等胡惟庸坐稳了宰相之位才能回京瞧一瞧。否则去年告老,今年就回京,朝野内外都会议论我放不下权柄,胡惟庸也会心生误会的。”
  老妻不满的说道:“他敢!胡惟庸是你的学生,也是你一手提拔举荐的,否则如今大明丞相八成就是诚意伯刘基了,那会轮得到他胡惟庸?”
  李善长写完了家书,搁笔轻轻吹干信笺上的墨迹,“没有谁能当一辈子丞相,时候到了,必须让位给一个继任者,胡惟庸是最合适的人选。想要人走茶不凉,谈何容易?我要李佑娶了胡惟庸的侄女,李胡两家联姻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胡惟庸坐稳了相位,对我们李家百利无害。”
  李善长将信纸塞进信封里,叹道:“我正当壮年时投到皇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