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大明·徐后传_262 (第2/3页)
部的监狱。可见皇爷爷的确恼了常升,不过气恼归气恼,皇爷爷没打算杀他。既然皇爷爷不想这么做,我们就该顺着皇爷爷的意思,反过来替常升求情才对。” 吕侧妃说道:“我懂的你意思,你只需扮好人,做好事,保持你皇太孙慈悲和善的形象,落井下石这种事情我来安排别人做,不会脏了你的手。” 朱允炆点头说道:“母亲要利用蓝玉谋反案,将支持常家的人和不服气我们东宫的人统统卷进去除 掉。连同常家也是这样,一旦蓝玉案牵连甚广了,常遇春这个死人以前再好,也禁不起皇上一次次对常家失望猜忌啊。只是如何对付常家这个度要由我把控,我会按照皇爷爷的脸色行事。” 吕侧妃答应了,“好,就听你的。对了,这一次蓝玉谋反案,要不要把徐妙仪的娘家徐家也——” “万万不可!”朱允炆忙打断道:“过犹不及啊!徐家毕竟出了三个王妃,我们如果对徐家动手,就太明目张胆了,恐怕会惹得皇爷爷起疑心。再说了,其实对付燕王,未必要对徐家动手啊,现成的一个活靶子在眼前呢。” 吕侧妃问道:“谁?” 朱允炆说道:“宋国公冯胜。他女儿冯氏是五皇叔周王朱橚的王妃。我们把冯胜卷进蓝玉案,冯氏必然着急,会求周王、燕王兄弟一起救冯家。如果他们为冯胜说话,就会惹怒皇爷爷。如果他们袖手旁观,冯氏必然心生怨恨,到时候……” 吕侧妃眼睛一亮,“对,冯氏我们对付燕王周王兄弟最好的棋子!” 作者有话要说: 留言昨天减少了哦,你们再这样会失去舟的…… 大家不要气吐血。其实东宫一再铲除异己,杀掉老臣武将,到头来的局面就是: 朱棣靖难,横冲直撞:哼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! ☆、第258章 何以为继 锦衣卫,诏狱。 诏狱设在地下,终年不见阳光,烛火摇曳,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正在审问凉国公蓝玉,这位继魏国公徐达之后最负盛名的大明将军最终身陷诏狱,沦为囚徒。 毛骧从堆积如山的卷宗里随意挑出一本读着:“洪武二十四年,你北征班师回朝,途径边塞喜峰口,你要求带兵入关,不等守卫喜峰口的将士勘验腰牌兵符,便迫不及待的命人撞开城门,长驱直入,入关后还鞭打守军。人证物证俱全,你可认罪?” 虽沦为阶下囚,蓝玉依然端坐,不减风采,“当时后方有北元追兵,随时都有可能追过来,然而喜峰口的守军故意磨磨蹭蹭,拖着不让我军入关,被逼无奈之下,我才命人强行闯进城门。” 毛骧说道:“你承认强闯城门了。身为大将,你应该知道这种行为严重者视同谋反。” 蓝玉说道: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当时情况紧急,我不得已而为之。你们要追责,应该去把当时喜峰口的守军抓进诏狱,他们延误军情的行为差点葬送了大明军队,视同买国。” 毛骧又拿出一本卷宗,“洪武二十一年,捕鱼儿海大捷,战俘里有北元的嫔妃,你借口酒醉,奸污妃子,妃子自杀,北元降军群情激奋,差点哗变。” 蓝玉说道:“庆功会上我确实喝醉了,但身为主帅,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蠢事。那个妃子浓妆艳抹,自称是当地名妓,我才和她**一度,可事后她洗净铅华,扯烂了衣服,铺头散发哭叫着跑出去,撞在我侍卫的刀剑上自杀。分明是有人设了美人计陷害我。” 毛骧指着口供说道:“铁证如山,不要抵赖了。” 蓝玉说道,“好,既然如此,我们就不说这件事。今年春天,燕王殿下、宋国公冯胜,开国公常升一起攻打东北纳哈出,招降其十万元军,庆功宴上,常升身边的赵指挥使故意译错了纳哈出的蒙古话,挑拨常升攻击纳哈出,也是差